
《永乐大典》散本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收录先秦至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四百多册八百余卷,散藏于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个公私收藏机构。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 “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过程召集 147 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 年),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 “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 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 2169 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 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 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 22877 卷,目录 60 卷,成书 11095 册 。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 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已缺失 2422 卷,约千余册。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 385 种收入《四库全书》,以为 “菁华已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光绪元年(1875 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 5000 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光绪二十年(1894 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 800 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 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 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 64 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现今尚存大典四百多册,八百多卷。
《永乐大典》自明隆庆元年(1567)重抄完成后,正本的流传线索,便杳无踪迹。关于《大典》正本的下落,研究者曾有这样几种猜测:(1)随明世宗殉葬永陵;(2)藏于皇史宬夹墙;(3)毁于明末;(4)毁于乾清宫大火。
1404
首次成书
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 “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
1405
重修
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
1407
定稿进呈
永乐五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
1408
正式成书
清抄至永乐六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 22,877 卷,目录 60 卷,成书 11,095 册。
1421
运至北京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大典》正本被运至北京皇宫,贮于文楼。
1449
原稿被焚
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大火,《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
1557
险些被焚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文楼的《永乐大典》正本险些毁于大火。
1562
重录大典
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
1567
副本竣工
隆庆元年四月重录峻工,并赏赐《永乐大典》重录人员。副本贮藏于皇史宬
猜测一:此时正本随明世宗(嘉靖帝)殉葬永陵
明末
正本消失
正本下落不明,找不到任何损毁或有关去向的记录。
猜测二:正本秘藏于皇史宬夹墙内
猜测三:正本毁于明末李自成起义的战火
雍正时期
副本移藏翰林院
清雍正时期,嘉靖副本被移藏至天安门以南的翰林院敬一亭内。
1772
盘点副本
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缺失 2422 卷,约千余册。
1797
乾清宫大火
嘉庆二年 十月二十一日酉刻,乾清宫突发大火
猜测四:正本毁于乾清宫大火
1808
纂修参考
嘉庆十三年纂修《全唐文》,大臣奉旨入阁参考《永乐大典》(副本)。
光绪时期
重新清点
光绪元年(1875 年),内务府重新清点《永乐大典》,发现已经不足五千册,而到了光绪十九年(1893 年),只剩下八百多册。
1900
翰林院大火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外国使馆,6 月 20 日,清廷命令荣禄攻打使馆区,武卫军董福祥部甘军自 6 月 20 日至 6 月 23 日强攻东交民巷,6 月 23 日,位于英国使馆北邻的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焚毁,所余无几。翰林院内仅存六十四册被陆润庠运回府中。
1901
索归大典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三百三十册大典。
民国时期
京师图书馆
陆润庠把翰林院残存的《永乐大典》交给了教育部,后交由京师图书馆(后更名北平图书馆)收藏。
1933
大典南迁
1931 年 “九.一八” 事变以后,华北局势动荡不安。为防不测,国民政府下令古物南迁。1933 年 5 月,教育部电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精本、《永乐大典》、明代实录等古籍南迁,以防不虞。接电后,北平图书馆即将《永乐大典》等善本典籍运往上海,存放在公共租界仓库。
1937
寄存美国
1937 年 “八.一三” 事变后,上海沦陷,局势进一步恶化,存放上海图籍的安全遭到威胁。代理馆长袁同礼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通过驻美国使馆与美国联系,决定将这批善本再做挑选之后运往美国寄存。选取的 3,000 种书中有 60 册《永乐大典》。于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前运抵美国,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
1951
赠还与捐献
1951 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将 11 册《大典》赠还中国政府。文化部接受后即拨交北图收藏。并借此机会和北图联合举办了一次展览,宣传《大典》的价值及其惨遭劫掠的遭遇。展览极大地激发了各界群众的爱国热情。一些爱国人士和藏书单位纷纷将自己收藏的《大典》交由北图集中收藏。1951 年 8 月 20 日,周叔弢先生率先将家藏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献给国家并致信北图:“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 随之,赵元方先生也将家藏的一册《大典》捐赠出来。后在张元济先生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通过,将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所藏 21 册《大典》赠送北图。此后,北京大学也将 4 册《大典》移送北图。广东文管会也移送 3 册。向北图捐赠《大典》的还有张季芗先生、金梁先生、徐伯郊先生、陈李蔼如先生,各一册。此外,当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赠还我国 3 册,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 52 册,苏联科学院也通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移赠 1 册。
1965
部分暂存台北
1965 年这批(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善本转运台湾,暂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放在上海的另外 25 册《永乐大典》后来运回了北平(今北京)。
1983
掖县遗珍
1983 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永乐大典》(卷 3518、3519“门” 字),发现时《大典》的天头地脚部分已被剪下来做了鞋样,家中的老太太虽不识字,但从祖上因袭的敬字惜纸的传统,使这册《大典》的内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也可以算做《大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得知此书的重要价值后,孙家将书送到了掖县文化馆,掖县文化馆将书又转送到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北图在收到此书后即由专业修复人员做了复原。
2013
最近发现
2013 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购加拿大华裔袁葰文所藏一册(卷 2272~2274)
2020
最近发现
法国新发现两册永乐大典
卷 2268-2269 湖字、7391-7392 丧字
永乐大典. 散本收集
文件格式
PDF 高清+
PDF 高清
PDF 标清
PDF 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原色版文件大小
40.7G(所有 218 册 )
2.22G(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62 册)
20.4G(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41 册)
1.91G(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40 册)
2.22G(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62 册)
20.4G(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41 册)
1.91G(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40 册)
增补记录
2019 年 4 月 19 日 前陆续发布 76 册
2020 年 6 月 1 日 新增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本 62 册
2021 年 4 月 20 日 新增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31 册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新增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1 册
2022 年 2 月 18 日 新增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1 册
2022 年 3 月 27 日 新增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3 册
2022 年 6 月 25 日 新增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1 册
2022 年 8 月 25 日 新增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4 册
2022 年 12 月 11 日 新增 中国国家图书馆 藏本 1 册
2023 年 02 月 08 日 新增 中国国家图书馆 藏本标清 38 册(有水印)。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联合发布
文件内容较大(40.74GB)请自行斟酌下载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您分享或收藏路人粉的文章! 我们网站的目标是帮助每一个有求知欲的人,无论他们的水平和经验如何。我们相信,只要有热情和毅力,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2. 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特别声明:
本站为个人博客,博客所发布的一切修改补丁、注册机、注册信息及软件和视频教程的文章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访问和下载本站内容,说明您已同意上述条款。 本站为非盈利性站点,本站不贩卖软件,所有内容不作为商业行为。
暂无评论内容